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

攀来尚隔,望处偏清,算怎到花开,阑珊春已在长亭。
滴粉搓酥,小红墙角倍分明。年年此际,笼归马上,递遍春城。
昨岁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挨筝。怅新来梁间燕去,往事星星。
只有邻花,不作路旁情。夜深难睡,缤纷花影,筛满空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维崧的《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是一首描绘丁香花盛开场景的词作。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陈维崧,字其年(迪陵),号迦陵,江苏宜兴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词人和骈文作家。《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词坛上的重要地位及其精湛的文学才华。
  2. 诗词原文
    攀来尚隔,望处偏清,算怎到花开,阑珊春已在长亭。滴粉搓酥,小红墙角倍分明。年年此际,笼归马上,递遍春城。昨岁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捱筝。怅新来梁间燕去,往事星星。只有邻花,不作路旁情。
  3. 诗词鉴赏
  • 艺术手法:陈维崧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滴粉搓酥”,形象地描绘了丁香花的颜色和质感;“昨岁看花,有人秃袖,擘阮挨筝”,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物的生活状态,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 创作背景:陈维崧的《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创作于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这一年,他参加了博学鸿词科考试并获得了成功,得以进入翰林院担任检讨,参与修《明史》。这一时期的陈维崧正值青春年少,才思敏捷,因此他的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

《墙外丁香花盛开感赋》不仅是陈维崧文学成就的象征,也是清代文人生活与情感的缩影。这首词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还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研究清代文学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