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赠王郎

十五吴儿渲额黄。鹅笙炙罢口指香。依稀记是小王昌。
未解褰帘通暗语,已能映柱恼回肠。个侬年纪未须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赠王郎》是清代诗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词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居士,南直隶宜兴(今江苏宜兴)人。他是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和词人,与朱彝尊、姜宸英并称“江南三布衣”。他的词作以其豪放、清新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
  1. 诗词原文
    十五吴儿渲额黄,鹅笙炙罢口脂香。依稀记是小王昌。未解褰帘通暗语,已能映柱恼回肠。个侬年纪未须防。

  2. 诗词赏析

  • 形象生动:《浣溪沙·赠王郎》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十五岁的吴地少女,脸颊染上黄色的胭脂,唇间涂抹着鲜艳的鹅毛色口红。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少女的娇艳美丽,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 情感深沉:词中的“未解褰帘通暗语,已能映柱恼回肠”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变化。少女虽然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但已经能够通过一些细微的动作来吸引对方的注意。这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 时代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朝初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其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在那个封建礼教仍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她们的生活充满了束缚和压抑。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词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少女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浣溪沙·赠王郎》不仅是陈维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了解到清代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还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