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渎神 · 题秦邮露筋词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
漠漠雨丝飘碧瓦。人在女郎祠下。一树红梨开谢。明朝又是春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河渎神·题秦邮露筋祠》是清代著名词人陈维崧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自幼聪颖过人,被誉为神童。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工作。他的词作以豪放著称,尤其擅长词及骈体,有《迦陵文集》《迦陵词》《湖海楼诗集》等著作传世。
  1. 诗词原文
    湖上水连天,湖光卷尽寒烟。玉娥一去几千年,尽日凝妆俨然。
    漠漠雨丝飘碧瓦,人在女郎祠下。一树红梨开谢,明朝又是春社。
    石竹响飕飕。一行断垄荒丘。无人野渡水争流。土

  2. 诗词鉴赏

  • 自然描写:词中的“湖上水连天”描绘了湖面上与天空相接的景象,而“湖光卷尽寒烟”则表现了湖面上寒冷烟雾被湖水卷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 人物描写:通过“玉娥一去几千年”表达了对古代传说中美丽女子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沧桑。
  • 情感表达:整首词流露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暗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结尾的“土”字可能寓意着世事无常,人生如过眼云烟。

陈维崧的《河渎神·题秦邮露筋祠》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次深刻体现。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