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 清明感怀

绿水楼台,青春院落,又是韶华百五。饧粥榆钱,过了匆匆时序。怕今年、玉剪来时,是去年、钿车停处。最难凭、轻暖轻寒,天涯羁客甚情绪。
少年此日嬉游,有窥帘绮态,当垆俊侣。一自飘流,冷落夭桃门户。西楼外、几阵莺花,北邙上、一堆羊虎。向斜阳、断碣残碑,多少横官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罗香·清明感怀》是清代词人吴绮所作,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深情怀念与感慨。以下是对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特征:吴绮生活在清朝中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清明节等传统节日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记忆。
  • 个人经历:吴绮可能亲身经历或目睹了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这些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反映。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吴绮擅长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色和社会风俗,如“花色暮春州府”等句子,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景。
  • 情感表达:在《绮罗香·清明感怀》中,吴绮不仅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缅怀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1. 词作赏析
  • 语言风格:吴绮的词作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楼边红袖徙倚,听得卖饧人过,玉笙吹彻”,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哀伤的节日画面。
  • 文化内涵:作为一首描写清明节的作品,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绮罗香·清明感怀》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艺术成就和情感深度为后世所传颂。
  • 社会意义:这首词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文关怀,对于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绮罗香·清明感怀》不仅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更是一幅展现清明时节风俗画卷和深深寄托了作者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词人在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