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谨斋都谏夜话

琪树琳宫锁寂寥,逢君烧烛坐寒宵。
三春华发栖江表,五夜丹心恋圣朝。
禁闼似闻还谠直,湖山自合老渔樵。
鲤鱼风里桃花水,共听南徐早晚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与许谨斋都谏夜话》是清代诗人陈鹏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世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及其背景: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其内容可以推测,它可能创作于清代中期,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诗歌作为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思潮的重要载体,在当时具有很高的价值。
  • 作者经历:陈鹏年字北溟,清湖南湘潭人,康熙三十年进士,历任浙江西安知县、江南山阳知县等职,后升任江宁知府。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因直言进谏而遭受打压,这在他的诗中有所体现。
  1. 诗歌原文
  • 琪树琳宫锁寂寥:描绘了一座宫殿的宁静与美丽,琪树指的是珍贵的树木,琳宫则形容宫殿的华丽。这里的“锁”字暗示着某种隐秘或被禁锢的状态。
  • 逢君烧烛坐寒宵:描述了与友人深夜相聚的情景。“逢君”意味着遇到朋友,“烧烛”则是指点起蜡烛,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 三春华发栖江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三春指的是春天的三个月,这里的“华发”是指头发花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岁月的痕迹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 五夜丹心恋圣朝: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五夜指的是夜晚的五个时辰,“丹心”是指忠诚的心,诗人用“恋圣朝”来表达对国家和朝廷的深厚感情。
  1. 主题思想
  • 政治寄托:通过与友人的夜话,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政治的深切关注。他批评了当权者的不公和腐败,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对正直和真理的追求。
  • 个人情感:诗中的“三春华发”和“五夜丹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揭示了他在政治风波中保持初心的决心。
  • 社会批判:诗人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写,暗喻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公。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公正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深沉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
  • 情感表达:诗人的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无论是对朋友的思念,还是对国家的忧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
  • 语言特色: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整体的意境和情感,显示出诗人卓越的语言驾驭能力。

《与许谨斋都谏夜话》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反映清代官场现状和个人情感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文化和历史背景,还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坚守信念、追求正义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