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晓发

五更携被起,和梦上牛车。
店月千枝火,溪风十里沙。
行藏愧鸡豕,来往负莺花。
遥指人烟外,曈曈晓日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螺晓发》是近现代诗人陈肇兴所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
  • 陈肇兴:清末民初诗人,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其诗作在近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 创作时间:《西螺晓发》创作于同治元年(1862年),具体年份可能略有出入,但大致可归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作品。
  1. 诗歌原文
  • 五更携被起:五更时分起身,带着被褥准备起床,暗示了诗人在黎明之前就开始了新一天的旅程。
  • 和梦上牛车:与梦中的情景相呼应,可能是梦见自己乘坐牛车出行,体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心情。
  • 店月千枝火:描述店铺中明亮的灯光,千枝如同无数烛光般明亮,营造出温暖而热闹的氛围。
  • 溪风十里沙:溪边微风吹动水面上的沙子,形成细腻的沙波,给人一种清凉而舒适的感觉。
  • 行藏愧鸡豕: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如鸡猪一般平凡无奇,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心态。
  • 来往负莺花:往来之间背负着繁花,形容自己虽然忙碌却也不失诗意的生活态度。
  • 遥指人烟外:远处村落炊烟袅袅,朦胧可见,展现了乡村晨曦中的宁静与和谐。
  • 曈曈晓日斜:朝阳逐渐升起,斜照在地平线上,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1. 诗歌解析
  • 意境描绘: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清晨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中。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无奈。
  • 艺术特色:《西螺晓发》以其简洁明快的笔调和鲜明的意象,成为了近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螺晓发》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