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飞飞过寺门,数声钟磬又黄昏。
茶烟禅榻都零落,谁识当年梦蝶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乌鹊飞飞过寺门,数声钟磬又黄昏。
茶烟禅榻都零落,谁识当年梦蝶园?
《春日重游法华寺·其二》是近代诗人陈肇兴创作的一首古诗。
在这首诗的开头,“乌鹊飞飞过寺门”,通过描写乌鸦飞翔的景致,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萧瑟的氛围。紧接着,“数声钟磬又黄昏”则描绘了寺院在黄昏时分响起的钟磬声,增添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这种对声音的描述,不仅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转,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感慨。
“茶烟禅榻都零落”,描述了寺庙里的茶烟与禅榻的衰败景象。这不仅是物理环境的变化,更是对时间无情流逝的一种象征。而“谁识当年梦蝶园?”则是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感慨。这里的“梦蝶园”可能指的是曾经繁华或热闹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空寂。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春日重游法华寺·其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更深刻地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变迁的反思。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思考生命、时间和历史的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