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呈北平黄公

孤桐抱高韵,根株半生死。
伐为爨下薪,灰灭分应尔。
幸蒙君子听,惊诧笑相视。
弦以园客丝,徽以九寡珥。
一弹再三叹,危苦不余鄙。
是时帝张乐,铿鋐动宫徵。
此器独渺默,别调寄山水。
峨峨复汤汤,谁不充其耳。
黄金铸子期,夙心固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意呈北平黄公》是一首描绘了音乐之美的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孤桐抱高韵,根株半生死。
    伐为爨下薪,灰灭分应尔。
    幸蒙君子听,惊诧笑相视。
    弦以园客丝,徽以九寡珥。
    一弹再三叹,危苦不余鄙。
    是时帝张乐,铿鋐动宫徵。

  2. 作者简介:陈祖范,清朝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3. 诗句解析

  • 孤桐抱高韵:描述孤桐树拥有高雅的气息,象征着高尚的品质。
  • 根株半生死:表达了树根虽然已经半死,但仍旧顽强地生存着。
  • 伐为爨下薪:将孤桐砍下来用作燃料,意味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奈。
  • 灰灭分应尔:树木被烧成灰烬是它的命运,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悲凉。
  • 幸蒙君子听:幸运地得到君子的倾听,展现了对理解者的感激之情。
  • 惊诧笑相视:面对君子的反应,既惊讶又感到好笑,体现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交织。
  • 弦以园客丝:用园中的客人所弹奏的丝弦,形容音乐的高妙和悠扬。
  • 徽以九寡珥:使用九个音符来装饰乐器的徽音,强调了音乐的精致和独特。
  • 一弹再三叹:每次演奏都让人感叹,表现了音乐对人心的强烈触动。
  • 危苦不余鄙:即使面临困境也毫不退缩,展现了坚韧不屈的精神。
  • 是时帝张乐,铿鋐动宫徵:当皇帝演奏音乐时,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能够影响整个宫廷的气氛。
  1. 文学价值
  • 艺术性:诗歌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 象征意义:通过孤桐、伐木等意象,表达了生命与死亡、艺术与现实之间的深刻哲思。
  • 情感表达:诗歌中蕴含了作者对音乐、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情感体验。

《古意呈北平黄公》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了解清朝时期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