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左南孙

结邻湖曲笑啼同,酒圣诗豪落眼中。
出管名山非俗吏,竟戕狂药问天公。
陪游忍忆僧床对,娱老翻悲子舍空。
剩检遗编侪作者,流传犹识故家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左南孙》是近代著名文学家陈三立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挽左南孙》创作于清朝末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交织的动荡之中。作为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文人,陈三立在国家危难之际,用笔作剑,以诗歌来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憧憬。
  2. 内容解析:诗中“结邻湖曲笑啼同,酒圣诗豪落眼中”展现了作者与朋友们在湖畔欢聚的景象,酒酣诗兴大发,才华横溢。这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社交图景,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情感表达:诗中的“出管名山非俗吏,竟戕狂药问天公”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他不仅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世人,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4. 艺术成就:《挽左南孙》的艺术价值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这种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其成为研究晚清文学的重要文献。

《挽左南孙》不仅是陈三立个人的文学代表作,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面,感受一个伟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