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无锡高老愚翁家传后

行郁惠山旁,中有隐君子。
承传讲学风,刻厉饬伦纪。
一世腾万里,祸乱愈弗止。
侈言匹夫责,诡遇余丧己。
先生瞑槁梧,内证主静旨。
道胜物不疵,县解不老死。
两孤抑何贤,寤寐绵神理。
扬芬采曲儒,薄俗宁获此。
钱生契独行,立传追范史。
吾衰美其文,缀咏亦赘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无锡高老愚翁家传后》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三立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述了无锡高老愚翁的隐居生活和他对学问与道德的追求。下面将简要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他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维新四公子之一,曾参加强学会,并在光绪15年己丑中进士。

  2. 诗歌原文
    纡郁惠山旁,中有隐君子。
    承传讲学风,刻厉饬伦纪。
    一世腾万嚣,祸乱愈弗止。
    侈言匹夫责,诡遇馀丧己。
    先生瞑槁梧,内证主静旨。
    道胜物不疵,县解毕老死。
    两孤抑何贤,寤寐绵神理。
    扬芬采曲儒,薄俗宁获此。

  3. 作品赏析

  • 内容概述:这首诗通过描绘无锡高老愚翁的居住环境、学术追求、社会评价以及晚年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动荡和个人境遇时的复杂心态。
  • 主题探讨:诗中表达了对知识与道德的崇高追求,以及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通过对高老愚翁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理想境界。
  • 艺术特色: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特别是“内证主静旨”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修养的重视。

《书无锡高老愚翁家传后》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象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清末近现代初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