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 · 梨花

轻盈素靥。向故山曾见,如许清绝。睡力融肌,半亸苍翘,幽蹊悄步芳屉。相思一夜青禽老,怕碎损、仙宫裙褶。恁柴门、静掩馀寒,销得满溪明月。
应忆墙头唤酒,依依正望里,催怨离别。此际高楼,并倚香肩,映取粉痕明灭。东风纵解寻芳去,定迷却、前村残雪。更黄昏、归棹重经,流水一春无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疏影·梨花》是陈方恪创作的一首词,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词人陈方恪,字彦通,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之子,陈寅恪之弟,排行第七,人称“陈家老七”或“彦老七”。他在家族中排行较低,但才华出众,尤其在文学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2. 词作原文
    睡力融肌,半亸苍翘,幽蹊悄步芳屧。
    相思一夜青禽老,怕碎损、仙宫裙褶。
    恁柴门、静掩馀寒,销得满溪明月。
    应忆墙头唤酒,依依正望里,催怨离别。
    此际高楼,并倚香肩,映取粉痕明灭。
    东风纵解寻芳去,定迷却、前村残雪。
    更黄昏、归棹重经,流水一春无迹。

  3. 词作鉴赏

  • 意境描绘:《疏影·梨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景色,通过月光下的梨花、清冽的溪水和寂静的柴门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词人通过深情的抒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以及对爱情离别的深深哀愁和无奈,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 艺术技巧: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仙宫裙褶”暗示着高洁、纯洁的爱情,以及“青禽老”象征着岁月无情地带走了青春与爱情的活力。

《疏影·梨花》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界美景的词,更是一首情感丰富、富有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陈方恪在艺术创作上的深厚功底,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与自然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