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茑滩

积石嵌谽谺,纵横制流水。
水怒不得泄,穿空如磨蚁。
石又激薄之,訇磕声振耳。
扁舟从东不,相与为逶迤。
左转复右回,盘旋不能止。
惊魂逐浪飞,篙声疾于矢。
砉然得平地,一泻数十里。
江头白鹭茑,双双眠未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鹭茑滩》是清代诗人陆应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陆应谷,字稼堂,蒙自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陆应谷不仅以《鹭茑滩》著称,还有《抱真书屋诗钞》等作品传世。
  2. 诗句内容:《鹭茑滩》全诗如下:“积石嵌谽谺,纵横制流水。水怒不得泄,穿空如磨蚁。石又激薄之,訇磕声振耳。”这些句子描绘了鹭茑滩的壮丽景色,其中“积石嵌谽谺”形容了地势的险峻和复杂,“纵横制流水”则描绘了水流的曲折与奔放,“水怒不得泄,穿空如磨蚁”形象地表达了水流湍急、势不可挡的情景,而“石又激薄之,訇磕声振耳”则传达了山石撞击的震撼之声。
  3. 艺术特色:《鹭茑滩》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诗中的“扁舟从东不,相与为逶迤”,表现了诗人面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惊魂逐浪飞,篙声疾于矢”则揭示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鹭茑滩的自然美,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鹭茑滩》作为陆应谷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了解,可以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和表达,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