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已过桑叶稀,禁中清昼双掩扉。
官人不来吏卒散,我独兀坐蟠孤罴。
榻尘小拂试方曲,砚垢细涤研隃麋。
唐贤著作稿盈屋,制诰一体尤乖离。
王言首辑冠众集,治水先冀余梁岐。
编排鳞次苦芜秽,乱发未斩犹棼丝。
割裂苦碎百衲锦,合并强集千羊皮。
缺文颇疑石鼓古,误字恐受金根嗤。
参以众书见同异,覈以正史无纷岐。
删除肯使禾莠杂,选择要辨熊蛙肥。
当时承旨况专职,燕许手笔何淋漓。
翰苑诸集幸可考,奚必掩取臣工为。
麻沙百过目生眩,铁擿三绝手尽胝。
胡为宋五惯坦率,张目不见千珠玑。
有时强作解事语,武断若判公堂词。
古人饮泣后人笑,餐钱月给真虚麋。
鲰生持论少同调,赖有孙楚堪我师。
纠谬时时恕吴缜,列衔往往容臣祁。
晨趋共听禁钟细,暮归每趁归鸦迟。
穷通岂恃三寸管,秘文校理臣所司。
谢安捉鼻恐不免,读书要及投间时。
上方笔札敢轻费,好趁官烛㸐双枝。
诗成火速付急递,新月已照黄琉璃。
独坐馆中校阅全唐文制诰类迟平叔不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独坐馆中校阅全唐文制诰类迟平叔不至》是清代陈鸿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清静的官署中独自校阅全唐诗文的情景。
诗的原文如下:
杏花已过桑叶稀,禁中清昼双掩扉。
官人不来吏卒散,我独兀坐蟠孤罴。
榻尘小拂试方麴,砚垢细涤研隃麋。
王言首辑冠众集,治水先冀余梁岐。
编排鳞次苦劳心,典章遗意待后寻。
“杏花已过桑叶稀”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杏花凋零,桑叶稀疏,暗示着季节的变化。“禁中清昼双掩扉”则表现了官署内的宁静和肃穆,官府的大门紧闭,象征着一种隐秘而专注的氛围。“官人不来吏卒散”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孤独一人的状态,官人和吏卒都不在场,只有诗人独自面对这份工作。
“我独兀坐蟠孤罴”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他独自坐着,周围没有其他人陪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榻尘小拂试方麴”描述了诗人整理书桌、擦拭砚台的细节,虽然简单,但体现了诗人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最后两句“王言首辑冠众集,治水先冀余梁岐”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官场氛围、个人心境以及文学价值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陈鸿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清代官场的文化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