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堪作东坡生日会饮其二

髯翁生自华严界,不借仙家七返丹。
异代逢辰原不隔,穷冬嘉会自成欢。
身闲从识幽居味,诗小犹回大海澜。
笑我多情华发早,蹉跎终是恋高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堪作东坡生日会饮其二》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曾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苏轼(苏东坡)与诗人陈曾寿间的深厚友谊,同时反映了陈氏对苏轼才华的敬仰及其自身的感慨。

在分析这首诗之前,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是十分必要的。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更以诗词闻名于世。陈曾寿则是晚清福建闽侯县人,号海藏、郑海藏,他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苏轼及传统文化的敬意。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内容推测,应是在清末或民国时期。这一时代背景赋予了诗歌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和社会意义。

在探讨这首诗的内容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千秋几丙子,绝代一东坡”这两句表达了对苏轼一生经历的赞赏,以及对其文学成就的高度认可。苏轼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被世人称为“绝代词人”。其次,“置酒为公寿,年年逸兴多”描绘了陈曾寿与苏轼之间深厚的友谊,两人常常相聚饮酒,共同探讨文学艺术,共享人生的欢乐时光。最后,“一笑风流在,花枝发醉哦”则展现了陈曾寿对苏轼风度翩翩、潇洒自如的形象记忆犹新,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

从艺术角度来看,《苏堪作东坡生日会饮其二》同样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其用词精炼,意象生动,如“髯翁生自华严界,不借仙家七返丹”,运用比喻手法,将苏轼比作超凡脱俗的仙人,既体现了对苏轼高洁品格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向往。同时,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苏堪作东坡生日会饮其二》不仅是陈曾寿与苏轼友谊的见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