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儒辞官索诗为别

朝年江汉观新政,临老边关见朔风。
回首与君同一梦,索然相对各成翁。
事前结局谁能料,悟后初心渐已空。
得间息机归去好,古人高蹈岂能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嵩儒辞官索诗为别》是陈曾寿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地探讨这首诗及其背景和意义:

  1. 作者简介:陈曾寿,字子述,号槐坡居士,晚清民国时期诗人、文学批评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深受后世学者和文人的喜爱。
  2. 诗歌原文
    朝年江汉观新政,
    临老边关见朔风。
    回首与君同一梦,
    索然相对各成翁。
  3. 诗歌解析
  • 政治背景: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晚年的政治观感。通过“朝年江汉”和“临老边关”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政策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 人生观:诗句中的“回首与君同一梦,索然相对各成翁”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可能经历了一些变故,导致与友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最终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1. 艺术特色
  • 意象描绘:《嵩儒辞官索诗为别》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事件来构建意境,如“江汉”、“边关”、“朔风”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政治变迁和个人遭遇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这种深沉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感染力。
  1. 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作为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重要文献,《嵩儒辞官索诗为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的独特视角。
  • 文学研究: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才情,也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它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
  1. 现代影响
  • 学术研究:在当代,虽然《嵩儒辞官索诗为别》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历史地位,但它依然是研究清代末近现代初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学者们在研究中常常引用这首诗以探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
  • 文学欣赏: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首诗依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哲理,给予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嵩儒辞官索诗为别》不仅展示了诗人陈曾寿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也为后世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