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华年逝莫追,蓬莱路隔怅差池。
散仙鸾凤虚鞭策,藏壁金丝费护持。
妍暖同行红雨地,萧闲并坐白云司。
论都宾主垂垂尽,绝世幽情却语谁。
寄怀子安同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子安同年》是陈曾寿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青春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描绘与友人同游的经历,展现了友情和梦想的主题,同时蕴含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道路的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诗人背景:陈曾寿(1878-1949),字仁先,湖北蕲水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官员。陈曾寿在光绪二十九年进士之后,历任刑部主事、广东道监察御史等职,并在辛亥后一度侨居上海,鬻画自给。
诗歌内容解析:《寄怀子安同年》这首诗通过对锦瑟华年的描绘和蓬莱路隔的表达,传达了一种对逝去美好时光的遗憾和追悔。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和憧憬,如“散仙鸾凤虚鞭策”和“藏壁金丝费护持”等句子,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意象构建和情感表达。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妍暖同行红雨地”,“萧閒并坐白云司”等,这些生动的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
《寄怀子安同年》不仅是陈曾寿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友情、理想以及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能,是中国传统诗歌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