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病树赠别

相依一百五十日,寒暑雨风都未知。
得见暂轻赍志恨,何修能慰再来期。
平生有泪惟自咽,一往无言安用诗。
愿学湘乡养生诀,瞢腾中酒似婴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病树赠别》是陈曾寿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与病树相伴一百五十日的情感经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诗歌原文
    相依一百五十日,寒暑雨风都未知。
    得见暂轻赍志恨,何修能慰再来期。
    平生有泪惟自咽,一往无言安用诗。

  2. 诗歌解读

  • 相依一百五十日:诗人与病树共处一室,度过了一百零五天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无论春夏秋冬还是风雨雷电,都没有人知晓。
  • 寒暑雨风都未知:在这期间,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交加,都没有人察觉和理解。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 得见暂轻赍志恨:在短暂的相见中,诗人深感遗憾,因为无法通过言语来传达自己的情感。
  • 何修能慰再来期:诗人问自己,如何能够安慰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再次相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 平生有泪惟自咽:诗人感叹自己一生中的泪水只能自己吞咽,无法向他人倾诉。
  • 一往无言安用诗:在与病树的对话中,诗人选择了沉默,不再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以“病树”作为主要的意象,通过描述与病树的相处,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情感深沉: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病树的怜惜,也有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这种情感的深度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1. 历史背景与影响
  • 创作背景:陈曾寿是一位近代诗人,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体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
  • 文学地位:《次韵病树赠别》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被认为是陈曾寿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次韵病树赠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