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和彊村老人

百年垂死当何世,因依更成轻别。费泪园亭,谙愁酒盏,历历前痕难觅。荒云万叠。剩缄梦凄迷,雁程天阔。拨尽寒灰,坠欢零落向谁说。
蓬莱旧事漫忆,更罡风激荡,摇撼银阙。本愿香寒,孤光月隐,堪笑冤禽痴绝。枯枰坐阅。拚一往悲凉,烂柯残劫。自忏三生,佛前心字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和彊村老人》是一首由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词人陈曾寿创作的古诗词。下面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陈曾寿,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词人,其作品多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 创作时间: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词中内容推测,应是诗人在晚年所写,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创作主题:本词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和感受,反映了晚清到民国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情感世界。
  1. 词作原文
    百年垂死当何世,因依更成轻别。费泪园亭,谙愁酒盏,历历前痕难觅。荒云万叠。剩缄梦凄迷,雁程天阔。拨尽寒灰,坠欢零落向谁说。蓬莱旧事漫忆,更罡风激荡,摇

  2. 文学赏析

  • 意境描绘:词中的“荒云万叠”,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境的荒凉与迷茫。而“剩缄梦凄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 情感表达:词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怀念。通过对“蓬莱旧事”的回忆,展现了他对过去的留恋和无奈。
  • 艺术手法:此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荒云万叠”、“费泪园亭”、“残欢零落”等,使得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1. 文化价值
  • 历史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晚清到民国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许多文人墨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了许多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
  • 文学价值:作为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词作,它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的风貌。同时,作为文学作品,它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后人研究和欣赏。
  • 传承意义:这首词的传承意义在于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一代文人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1. 影响与评价
  • 影响:这首词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一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也将这首词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
  • 评价:陈曾寿的这首词受到了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在思想和情感上也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启示:这首词对现代人也有启示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感受和历史的沉淀。这首词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同时也要懂得回顾和思考过去。

《齐天乐·和彊村老人》不仅是陈曾寿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清末至民国时期文人群体共同记忆的一部分。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到一个时代的风貌,也可以感受到文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世界的深度挖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