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萝月春雨

好梦惊回,梦醒人依旧。夜半风狂兼雨骤。一点残灯似豆。
关心不俟深秋。教人添得新愁。试问杏花开未,明朝且看枝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萝月·春雨》是高佩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夜晚风雨交加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在梦醒时分的愁绪与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忧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高佩华:字素香,清代诗人,其诗风清新雅致。高佩华的作品以抒情见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思考。
  1. 诗词原文
  • 好梦惊回,梦醒人依旧:这句表达了梦中的美好突然被现实的残酷打破,使人惊醒后仍感迷茫与不安。
  • 夜半风狂兼雨骤:描绘了深夜中狂风暴雨的景象,增强了诗句的悲壮气氛。
  • 一点残灯似豆:用“残灯如豆”形容夜深时室内的微弱光亮,突显出孤寂与凄凉的氛围。
  • 关心不俟深秋:意味着内心的担忧和思念不会因为季节的更迭而减少,突出了诗人对亲人或重要之人的深切情感。
  • 教人添得新愁:指出新的烦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沉重,反映了生活的无常和人心的脆弱。
  • 试问杏花开未,明朝且看枝头:诗人询问春天是否到来,同时寄托了对美好事物即将回归的希冀。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高佩华生活在清朝中期,这一时期文人的生活环境相对稳定但内心世界复杂多变,他的词作多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氛围和个人心境。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此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对比强烈的自然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风格:高佩华的词语言简洁而富有音乐性,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1. 主题意义
  • 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通过春雨夜的幽静与风雨声的激烈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 情感的深度:通过对春雨、残灯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忆萝月·春雨》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更是一次深刻的情感体验。它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读者在欣赏这首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人生百态的深情体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