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经弹汗州,因作《弹汗行》。自昔蒙古长,原有汗之称。
长城以北东西亘,各据部落雄相争。文皇欲弹压若辈,边州因以此额泐岩城。
而何四夷君长上尊号,既笑却之,后乃赐书四夷遂用可汗名。
《弹汗行》,漫言唐事试言我皇清。四十九旗为旧属,久去汗号,惟以王公带砺百世荣。
四喀尔喀实后附,仍其汗号乃我皇祖沛恩宏。朕虽不德定准部,亦存其汗号都尔伯特,至今世录其孙曾。
其余自作孽,覆祀非我黩武逞佳兵。最后土尔扈特自归顺,仍其汗号无庸更。
《弹汗行》,何须弹压惟廑怀柔情。各部人觐循兹以入京,亿万斯年,受恩保土与国享升平。
弹汗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弹汗行》是一首由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创作的杂言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弘历对国家边疆治理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尊重与继承。
诗中描述了蒙古高原的地理特征和民族分布。《弹汗行》提到“自昔蒙古长,原有汗之称”,这反映出当时蒙古地区的政治格局和族群关系。长城作为中国古代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中被提及为“长城以北东西亘”,这不仅描绘了地理景观,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边界和安全。
诗中表达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策略。《弹汗行》中提到“文皇欲弹压若辈,边州因以此额泐岩城”,显示了乾隆帝试图通过某种手段来稳固边疆,确保国家的安全。然而,他并未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而是选择了较为温和的方式来处理边境问题,如赐书四夷以可汗名,这反映了他的开明政策和对不同民族的尊重。
诗歌传达了一种文化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弹汗行》通过对唐事的比喻和对清朝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诗中的“何须弹压惟廑怀柔情”表达了一种超越军事手段,更注重文化和情感交流的理念。这种理念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追求。
《弹汗行》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诗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至今仍为后人所共鸣,其影响力延续至今日。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以及清朝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关系。
《弹汗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将古代的智慧和现代的观念相融合。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的独特性同样重要。同时,它也激励人们在面对国际事务时,能够借鉴过去的智慧,用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