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阻雨不发再留一首

欲与山灵别,山灵不放回。
湿云吹作雨,涧水吼如雷。
扪壁寻诗句,开襟倒酒杯。
浮屠桑下宿,临去重徘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日阻雨不发再留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公元765年(大历二年)春天写的一首诗。当时,杜甫从夔州移居云安的茅屋,准备到成都草堂定居。他与友人李杜一起游览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并即景题写了许多诗篇。此诗即是其中之一首。全诗共四句,前二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因阻雨未能成行而留下的遗憾之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及赏析:

在昏暗的山路上行走,只见四周云雾缭绕,仿佛连天空也变得一片漆黑,只有江面上的船只上的灯火格外明亮,如同点点星光照耀江面。清晨起来,我走到城外的江边,只见花朵沾着露水,更加娇艳。城中的花木繁茂,宛如锦绣之城。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和对成都城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成都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诗人以“晓看红湿处”为线索,将整个画面串联起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见到的美丽景象。此外,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花朵赋予了生命,使得整首诗更富有生动性和表现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