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倭复征倭,上将威已削。属国乞皇灵,出师赋六月。
援辽二十四将军,荀彘楼船未策勋。倭奴十万陆梁甚,萨水回戈崩阵云。
何人谬作求成计,临淮小侯下天际。紫泥封拜功不成,节旄辱国翻为戾。
太保登坛大出兵,黄扉授钺定专征。羽林健儿三十万,黏蝉平壤纷纵横。
赫赫天威自相假,骠骑将军大司马。玉铗神光领尚方,星文照耀从天下。
期净幺麽溟海滨,谁知小丑肆尘氛。终然衄刃句骊地,败绩仍将露布闻。
赐剑英锋更何在,那堪大旆归东海。双龙惭愧返延津,湛卢赤土韬光彩。
朗咏诗人宝剑篇,丰城非复斗牛边。朅来雷焕久已死,留与吾家张茂先。
匣中隐隐白虹灭,黯黮无灵三尺铁。莫将神物遗子孙,厖凉冬杀悲金玦。
邢太保玠征倭所赐上方剑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邢太保玠征倭所赐上方剑歌》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万历四十年(1612年)所写的一首诗。此诗通过描述邢太保玠在征伐倭寇时获得的上方宝剑,表现了他英勇无畏、不畏艰险的精神。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邢太保玠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明朝时期军事斗争的紧张局势。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时期的战争有着密切关系。当时,明朝面临着外患的压力,尤其是来自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明朝政府需要派遣军队进行讨伐,而邢太保玠就是其中之一。在征伐过程中,邢太保玠获得了上方宝剑,这件宝剑象征着他的英勇和荣耀。因此,杨慎创作了这首《邢太保玠征倭所赐上方剑歌》,以赞美邢太保玠的英雄事迹。
这首诗也体现了杨慎的文学才华和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他能够将战争场景与个人英雄形象相结合,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出对邢太保玠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明朝时期军事斗争的现实情况,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