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枝枝,妆点春光如许。晓妆解、犹含宿雨。粉腮红晕,似楚妃无语。乍离魂、亭亭倩女。
此中须著,西塞山前渔父。放扁舟、水云深处。绿蓑青笠,长作溪山主。方消得、明霞千树。
卖花声桃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卖花声·题邵庵叔“桃花流水图”》是孙云凤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闲适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该词的作者是孙云凤,字碧梧,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除了《卖花声·题邵庵叔“桃花流水图”》外,还有其他诗词作品,如《玉箫楼诗集》,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
作品原文:深树罥晴烟。栖处悠然。游踪常共白云还。细认仙凡都不是,好个溪山。黄鸟听间关。翠草纤绵。纸窗竹屋小吟笺。飞尽桃花浑不语,赢得春闲。
作品赏析:《卖花声·题邵庵叔“桃花流水图”》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首句“深树罥晴烟”勾勒出一幅宁静深远的画面,树木在晨雾中显得朦胧而神秘。接下来“栖处悠然”进一步描绘了画中的主人公,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存,仿佛超脱于尘世之外。“游踪常共白云还”则表现了人与自然景物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文化价值:作为元代的作品,《卖花声·题邵庵叔“桃花流水图”》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艺术特色:从艺术形式上看,孙云凤在这首词中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来营造诗意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此外,作品中使用的词汇和句式也富有音乐性,读起来朗朗上口。
《卖花声·题邵庵叔“桃花流水图”》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优美诗篇,更是蕴含着深刻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幅画作的描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