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春暮

愁无着。画眉人去伤离索。伤离索。芳尘凝榭,绿苔生阁。
黄昏细雨春寒薄。风翻燕尾残红落。残红落。三分春色,等闲抛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秦娥·春暮,钱塘舟中作》是王贞仪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
  • 王贞仪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其文学创作涉及多个时期和领域。
  •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王贞仪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
  1. 诗词原文
    愁无著,画眉人去伤离索。
    伤离索,芳尘凝榭,绿苔生阁。黄昏细雨春寒薄。
    风翻燕尾残红落。
    残红落,三分春。

  2. 诗意解析

  • 画眉人去伤离索:描述了女子离去后留下空寂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孤独之感。
  • 芳尘凝榭,绿苔生阁: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致,通过“芳尘”和“绿苔”两个意象传达出一种衰败、凋零的氛围。
  • 黄昏细雨春寒薄:描写了一幅黄昏细雨中春寒袭人的凄凉画面,营造了一种冷清和寂寞感。
  • 风翻燕尾残红落:通过“燕尾”的形象比喻,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生命易逝的悲凉景象。
  • 三分春:最后一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1. 写作背景
  • 该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贞仪的个人经历或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以及自然美消逝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王贞仪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意境美。
  • 用典巧妙:在诗句中运用了一些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词更具深度和文化底蕴。
  • 情感真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真实而深刻,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1. 鉴赏评价
  • 该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视为清代词作的佳作之一。
  • 通过对《忆秦娥·春暮,钱塘舟中作》的深入解读,可以感受到王贞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忆秦娥·春暮,钱塘舟中作》不仅是王贞仪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清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情感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