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六飞兄安岳人

越署衔杯处,追思尚宛然。
普州犹有柏,胶水已无莲。
系出麻城派,情怆夜雨天。
何年归故里?
絮酒表新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追思六飞兄安岳人》是清代诗人张鹏翮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有显著成就的人物。他的诗作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
  1. 诗歌原文
    越署衔杯处,追思尚宛然。
    普州犹有柏,胶水已无莲。
    系出麻城派,情怆夜雨天。
    何年归故里?絮酒表新阡。

  2. 诗歌解析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越署衔杯处”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怀念之情,这种情感深沉而持久,仿佛时间未变,记忆依旧。
  • 自然景物的描绘:“普州犹有柏,胶水已无莲”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过去自然环境的回忆,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 文化归属的表达:诗中“系出麻城派”表明了诗人可能出身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或家族,这增添了诗的文化厚度和历史感。
  • 人生哲思的体现:“情怆夜雨天”揭示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风雨和挑战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 归乡与纪念的融合:最后两句“何年归故里?絮酒表新阡”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先人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和无常的哲学思考。

《追思六飞兄安岳人》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段历史的回顾,一个时代的缩影,一种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人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