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观音山阁

清风江上暮云平,晴阁登临眼倍明。
山拥绀宫迷晓径,风传娑树动秋声。
千峰翠色浮空起,万里帆樯逐浪行。
莫向六朝悲往事,东流不尽古今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观音山阁”是清代诗人张鹏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后累升至河道总督。他秉承康熙帝的指示治理黄河,雍正初至武英殿大学土,其文学才华和治国理念均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他的一生经历了从政到文的变迁,这种经历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 诗歌原文
  • 清风江上暮云平,晴阁登临眼倍明。
  • 山拥绀宫迷晓径,风传娑树动秋声。
  • 千峰翠色浮空起,万里帆樯逐浪行。
  • 莫向六朝悲往事,东流不尽古今情。
  1.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张鹏翮在《题观音山阁》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图卷。诗中的“清风江上暮云平,晴阁登临眼倍明”,通过暮云平添的静谧感与晴阁登临带来的开阔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热爱。
  • 历史沧桑与文化传承:“山拥绀宫迷晓径,风传娑树动秋声”,通过“绀宫”暗示了古老而神圣的建筑,而“风传娑树动秋声”则传达了季节更替的声音,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沉思与文化的自豪。
  • 历史感慨与哲理思考:“莫向六朝悲往事,东流不尽古今情”两句,诗人通过对六朝古都的缅怀,表达了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指出时间的流逝无法阻挡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展现了一种包容与前瞻的哲学思想。

张鹏翮的《题观音山阁》不仅以其精湛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而且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也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