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设险壮江关,吞吐风云自往还。
雨过寒涛惊石浪,帆飞百丈触溪湾。
波回衣带三江水,浪叠鱼鳞四面山。
莫向黄陵问巫峡,青春憔悴易苍颜!
杨林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林矶》是清代诗人张鹏翮的一首诗,展现了一幅充满江南水乡风情的画面。下面将介绍该文学作品:
诗歌原文:几年设险壮江关,吞吐风云自往还。雨过寒涛惊石浪,帆飞百丈触溪湾。波回衣带三江水,浪叠鱼鳞四面山。莫向黄陵问巫峡,青春憔悴易苍颜!
作者简介: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宇宽、信阳子,遂宁县人。少颖异,端静如成人。康熙八年举人,联捷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二年改为刑部主事,寻迁员外郎。十九年授苏州府知府,丁母忧后补兖州府知府。二十五年升兵部督捕右理事,会俄罗斯国扰边,奉命与内大臣索额图往定其界,事竣还,转左理事,升大理寺少卿。二十八年授浙江巡抚,约己肃下,兴利剔弊。建万松书院,教士五载,文风丕振。
诗作赏析:《杨林矶》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长江边上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杨林矶”、“隐矶”、“杨岐山”等地点,都是长江中游的重要景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整首诗通过对这些景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杨林矶》不仅是一首描写长江美景的诗歌,也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深厚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清朝时期人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文化的珍视。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