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堤

蜿蜒千里接东西,保障洪流金作堤。
风雨岁深波浪激,茭青芦白共凄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行堤》是一部反映古代水利治理的文学作品。下面对这部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太行堤》是清朝时期的作品。张鹏翮,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后累擢至河道总督,秉承康熙帝指示,治理黄河。他在治水期间,不仅注重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关注民生问题,使得“太行堤”成为当时著名的抗洪防沙工程。

  2. 作品内容:诗中描述了太行堤的壮丽景象和它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诗中的“金作堤”形象地描绘了太行堤如金色一般闪耀,象征着它坚固与珍贵。而“茭青芦白共凄迷”则表达了自然景观在风浪中显得更加凄凉的美。这首诗通过对太行堤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3. 历史意义:《太行堤》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水利史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阅读该作品可以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对于水利治理的重视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和敬畏,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

《太行堤》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值得读者深入阅读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