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佛寺寓居即事

兀兀惟影对,凄凄寒夜心。
疏钟残梦觉,古殿一镫深。
松雨滴还歇,纸窗晴更阴。
由来车马客,谁肯此相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佛寺寓居即事》是清代诗人曹元询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1. 诗歌原文
  • 首联:“兀兀惟影对,凄凄寒夜心。”
  • 这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环境的对比,表达了夜晚时分的寂静与冷清。
  • 颔联:“疏钟残梦觉,古殿一镫深。”
  • 通过“疏钟”与“残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迷茫的氛围,而“古殿一镫深”更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感。
  • 颈联:“松雨滴还歇,纸窗晴更阴。”
  • “松雨滴还歇”,形象地描述了窗外的松树在雨后依然滴落着水珠,给人以清新之感;“纸窗晴更阴”,则表现了室内窗户透进的阳光与雨水交织的复杂景象。
  • 尾联:“由来车马客,谁肯此相寻。”
  • 这句表明了诗人的孤高与清高,无人理解或来访,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孤立无援。
  1. 主题思想
  • 孤独与清高:《寿佛寺寓居即事》展现了诗人在寺庙中的孤独生活状态及其内心的清高情怀,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独立的思想。
  • 自然与人的和谐:虽然整首诗都流露出一种孤寂之感,但在最后一句中却提到了“松雨滴还歇,纸窗晴更阴”,这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孤独,却也能在自然的陪伴下找到一丝安慰和平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1. 艺术手法
  • 意象的使用:《寿佛寺寓居即事》中大量运用了意象,如“松雨”、“疏钟”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 对仗和排比: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技巧,如“疏钟”对“残梦”,增强了语言的节奏和韵律感。此外,通过使用排比,如“疏钟”对“古殿一镫深”的描绘,增强了语句的力度和深度。

《寿佛寺寓居即事》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曹元询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其文字中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旅行,引导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自我思考的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