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翘首望南天,此日青门喜暂还。
湖水化为诗句好,岳云照见鬓毛斑。
家人聚散惊如梦,公暇过从拾一闲。
多少时光抛马上,须臾情话亦欣然。
赠听庵兄
介绍
《赠听庵兄》是清代诗人张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这首作品中,张印运用了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友人的思念巧妙地融入到诗歌之中,使得作品不仅成为文学作品,也是情感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赠听庵兄》通过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语言特点,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七言律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要求诗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体现了诗人严谨的艺术追求。张印的七言律诗中,通过对仗和韵律的巧妙运用,展现了其高超的诗歌技艺。例如,“湖水化为诗句好”一句中,“湖水”与“诗句”形成对比,同时“好”字的重复使用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岳云照见鬓毛斑”中,“岳云”与“鬓毛”形成自然意象上的呼应,增添了诗句的艺术美感。
从情感层面来看,《赠听庵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与祝福。在这首诗中,张印通过对东南美景的描述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传达了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特别是“湖山入眼亲”和“诗书无事业,冠剑尚风尘”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也反映了自己虽身处江湖却心怀壮志的生活态度。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历史和文化背景方面,《赠听庵兄》的创作背景同样值得关注。据资料显示,张印是清代的一位女性诗人,她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变故与坎坷。在创作这首诗时,张印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但正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她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听庵兄的怀念,也是对过往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因此,研究《赠听庵兄》不仅有助于了解清代诗歌的发展情况,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张印的个人经历及其文化价值。
《赠听庵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著作。它不仅展示了张印作为一名女性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她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诗词艺术,更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