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用石虹韵

行藏久已任邅迍,客里浑忘上巳辰。
祓禊纵能临曲水,脂车无计转方轮。
几番风雨催花信,剩得烟霞媚野人。
感荷君恩容浪迹,懒随渔父问河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巳用石虹韵》是清代诗人张榕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张榕端,字子大,号朴园,别号兰樵,清直隶磁州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后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自然美的描绘。
  1. 诗歌原文
    行藏久已任邅迍,客里浑忘上巳辰。
    祓禊纵能临曲水,脂车无计转方轮。
    几番风雨催花信,剩得烟霞媚野人。
    感荷君恩容浪迹,懒随渔父问河滨。

  2. 诗句赏析

  • 行藏久已任邅迍:表达了作者长期沉浮官场,无法施展才华的无奈。
  • 客里浑忘上巳辰:尽管身处异乡,但对节日的庆祝感到漠然,突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
  • 祓禊纵能临曲水,脂车无计转方轮:描写了虽然有祓禊之俗(一种古代的除灾祈福仪式),但自己却难以实现愿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 几番风雨催花信,剩得烟霞媚野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和感慨,即使历经风雨依然能够顽强生长,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情怀。
  • 感荷君恩容浪迹,懒随渔父问河滨:感激君王对自己的恩宠,宁愿浪迹天涯,不愿随波逐流,体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原则的品格。
  1. 作品影响
  • 创作背景与意义: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封建社会官场中的无奈与辛酸,以及对自然美和生命力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同时,作为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研究意义。
  • 文学地位:张榕端的这首《上巳用石虹韵》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主题思考,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巳用石虹韵》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