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壮夫不为小技得为字

壮夫自有雄心在,小技区区怎肯为。
高祖提将三尺剑,班超投去一毛锥。
藩篱斥鴳真堪陋,篆刻雕虫不足奇。
他日侯封伸大志,定应功业冠当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敬的《赋得壮夫不为小技得为字》是一首表达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七言律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传达了他对英雄人物特质的理解和赞美。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壮夫自有雄心在,小技区区怎肯为。” 高祖提将三尺剑,班超投去一毛锥。藩篱斥鴳真堪陋,篆刻雕虫不足奇。他日侯封伸大志,定应功业冠当时。
  • 翻译:“真正的英雄自有壮志在胸,何必在乎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技能?就像高祖提着三尺长剑一样勇敢,班超则放弃一针一线的雕琢。真正的英雄不会被任何事物所局限,只有那些被局限的人才会感到自卑。总有一天,他会获得荣耀和成功,他的功绩将会超越当时的所有人。”
  1. 作者简介
  • 曹敬:清代诗人,号悫民,生于清淡水八芝兰(今士林)旧街人。少时聪敏过人,勤奋攻书,师从陈维英门下,后成为其弟子。
  • 作品特色:曹敬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著称,其作品多以豪迈、激昂为主调,展现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与向往。
  1. 主题解析
  • 《赋得壮夫不为小技得为字》这首诗的主题突出了英雄豪杰的气概和壮志凌云的精神,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抱负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壮夫”象征着有远大理想的人,他们不满足于琐碎的生活琐事,有着追求更高境界的雄心壮志。
  1. 艺术手法
  • 意象运用:诗人运用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高祖提将三尺剑”,“班超投去一毛锥”,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历史上的英雄形象,也暗喻了现代人对于英雄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 对比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英雄与平庸之人进行比较,强调了英雄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英雄的形象更加鲜明,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1. 文学价值
  • 《赋得壮夫不为小技得为字》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幅画卷,展现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和精神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赋得壮夫不为小技得为字》不仅是曹敬个人文学成就的一个体现,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深沉的内涵、激昂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前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