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忘雅集

一枕沧浪。在故园老矣,总胜他乡。庭柯留晚照。寒雁待秋霜。菱角美,芋头香,赛洛浦伊鲂。已惯听萧萧暮雨,曲唱吴娘。
西陵刻烛飞觞。彷古人八达,佐史三章。醉同陶令卧,醒亦次公狂。看两鬓渐苍苍。遇斗酒须尝。更相期、中秋月白,重九花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意难忘 雅集》是清代诗人曹尔堪所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故园生活的怀念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曹尔堪:字子高,号雪客,清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多才多艺,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还擅长书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1. 诗歌原文
  • 一枕沧浪在故园老矣,总胜他乡: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即使漂泊在外,也感觉比他在故乡还要好。
  • 庭柯留晚照寒雁待秋霜:这句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的景象,庭树的枝条在晚照中显得格外美丽,而寒雁则预示着秋天即将离去。
  • 菱角美芋头香赛洛浦伊鲂:这里的“菱角”和“芋头”象征着家乡的食物,通过这些食物的香气,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 已惯听萧萧暮雨曲唱吴娘:描述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听到雨声和听到吴地的歌女唱歌的情景,这些声音让他感到亲切和安心。
  • 西陵刻烛飞觞彷古人八达佐史三章:这里提到了宴会上的场景,可能是在某个文人雅集的场合,人们用蜡烛照明,尽情饮酒作乐,模仿古代文人的风度。
  • 醉同陶令卧醒亦次公狂:陶令和次公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作者在这里可能想表达自己与他们的相似,既醉心于自然之美,又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1. 诗词赏析
  • 情感深沉:曹尔堪通过对故园景色的描绘和对家乡美食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这种情感的深沉和真挚,使得这首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艺术手法独特:诗人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优美。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能够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意象。
  • 文化内涵丰富:除了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这首诗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菱角美,芋头香”不仅是对家乡食物的描述,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1. 创作背景
  • 时间背景:这首诗的创作大约在清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文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曹尔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这首《意难忘 雅集》。
  • 地域背景:曹尔堪生活的地方很可能是江南地区,因为江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有许多著名的文人雅集活动。这样的地域背景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1. 文化意义
  • 弘扬传统文化:曹尔堪通过对家乡美景和美食的描述,以及对古人生活方式的怀念,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不仅是对家乡文化的赞美,也是对整个中华文化的弘扬。
  • 促进文化交流:这首诗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让现代人通过阅读感受到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跨时代的交流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应用
  • 教育意义:在现代教育中,这首诗可以作为一种教材使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旅游推广:这首诗中的自然景观和美食元素,可以作为旅游景点的宣传材料,吸引游客来到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体验诗意盎然的生活。

曹尔堪的《意难忘 雅集》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今中外的文化与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深情厚谊,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