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草丛丛衬马蹄,崎岖一径接寒溪。
秋从黄叶声中老,天向浮云尽处低。
野水波明闲浴鹭,荒村日午静闻鸡。
行人指点非熊庙,红树苍山乌鸣啼。
过太公堂山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曾衍的《过太公堂山麓》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行人在山间的行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生旅途的独特感悟。
《过太公堂山麓·衰草丛丛衬马蹄》是清代诗人曹曾衍创作的一首诗。诗中不仅表达了对秋日景象的细腻观察,还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体会。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如何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思巧妙地结合起来。
曹曾衍在诗中写道“衰草丛丛衬马蹄,崎岖一径接寒溪。”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深秋时节,道路两旁草木凋零,只有稀疏的草从中还能映衬着马蹄声。这样的画面给人以凄凉、萧瑟之感,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秋从黄叶声中老,天向浮云尽处低。” 进一步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和自然界的宏大背景。
诗的后半部分,“野水波明闲浴鹭,荒村日午静闻鸡。” 则是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野水清澈见底,几只白鹭在水中悠闲地洗澡,而村庄则传来了中午时分的鸡鸣声。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和谐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诗中的“行人指点非熊庙”,“红树苍山乌鸟啼”,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让读者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曹曾衍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生命旅程的深刻体悟。
通过对《过太公堂山麓》的赏析,不仅可以体会到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地点的描述,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对自我存在的探寻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