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归独酌有怀熊镜蓉

归路不觉晚,鸦啼烟雨昏。
疏镫隐城堞,落叶聚柴门。
寇盗犹未已,文章何足论。
怀人竟寒夜,独酌倒空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归独酌有怀熊镜蓉》是清代著名诗人张恩准创作的一首古典诗歌。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原文及其内容:

  1. 诗词原文
    归路不觉晚,鸦啼烟雨昏。
    疏镫隐城堞,落叶聚柴门。
    寇盗犹未已,文章何足论。
    怀人竟寒夜,独酌倒空樽。

  2. 诗词翻译
    作者描绘了自己晚归的情景,“归路不觉晚,鸦啼烟雨昏”,表达了夜晚归来时,天色渐晚,四周弥漫着烟雨朦胧的景象。接着,“疏镫隐城堞,落叶聚柴门”,描述了城门边稀疏的灯光和飘落的树叶堆积在门前,营造出一片萧瑟凄凉的氛围。“寇盗犹未已,文章何足论”表达了作者对外部动荡不安的忧虑以及文学价值无法比拟现实的无奈。最后,“怀人竟寒夜,独酌倒空樽”,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情感,但孤独中更增凄凉之感。

  3. 诗词鉴赏:《晚归独酌有怀熊镜蓉》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还透露出作者深沉的情感。通过对环境的细腻刻画,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苦闷。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以及文人面对乱世的无力感。

  4. 文化背景
    《晚归独酌有怀熊镜蓉》创作于清朝,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作为一位清代诗人,张恩准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作品。

《晚归独酌有怀熊镜蓉》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整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美,还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