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观竞渡

曾上蓬莱最上头,箫韶云际见龙舟。
暂留乡国逢华宴,不愧江湖作浪游。
彩鹢竞时歌吹乱,锦标夺罢水云浮。
翠钿戏袖饶行乐,谁问灵均万古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毗陵观竞渡,又名《上蓬莱最上头》,是一首描绘端午节龙舟竞渡场景的古诗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词:

  1. 作者介绍与诗词背景
  • 创作背景:据传,毗陵观竞渡的创作始于明末清初之际,当时有一群文人雅士在此地观赛,并作诗以记之。
  • 作者信息:《上蓬莱最上头》的作者是曹禾,而毗陵观竞渡则是同赵瓯北缄斋、蒋立庵、汪瑶寰等人共同创作的作品。
  1. 诗词原文及译文
  • 原文节选:曾上蓬莱最上头,箫韶云际见龙舟。暂留乡国逢华宴,不愧江湖作浪游。彩鹢竞时歌吹乱,锦标夺罢水云浮。翠钿戏袖饶行乐,谁问灵均万古愁?
  • 译文:诗人登上了蓬莱仙山的最高峰,远远地看到了装饰华丽的龙舟在云雾缭绕中穿梭。短暂的停留让他得以参加了盛大的宴会,感受到了江湖中的逍遥自在。彩绘的船只在竞相比赛时歌声飞扬,争夺的胜利后水面上升起了一片云彩。翠绿的衣襟随风飘舞,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气氛,然而谁又知道这背后隐藏着屈原那永恒的忧愁呢?
  1. 诗词赏析
  • 艺术特色:毗陵观竞渡以其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历史内涵而著称。诗人通过对端午节龙舟赛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以及人们内心的豪放与自由。
  • 文化价值:此诗不仅记录了古代的民间习俗,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窥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变迁的脉络。
  1. 诗词鉴赏
  • 意境传达:诗人通过对龙舟赛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节日活动的赞颂,更是对生命活力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赞美。

毗陵观竞渡不仅是一首记录端午节龙舟赛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它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