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殿春晴淑气归,晓钟双阙启金扉。
彤云送暖垂青琐,白日凌寒转翠微。
弱柳偏随仙仗发,疏梅久恋上林辉。
应知圣泽深南亩,更喜年芳入帝畿。
晓春南苑应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春南苑应制》是一首由清代诗人张云翼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皇家恩泽的感激之情。
诗歌开篇“别殿春晴淑气归”便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别殿中天气晴朗、气候温和的景色。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紧接着,“晓钟双阙启金扉”一句,则将读者的视角转向宫廷,描述了清晨时分,钟声悠扬,皇宫大门缓缓开启的情景。这种景象既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也体现了皇家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歌中的“彤云送暖垂青琐”与“白日凌寒转翠微”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这里的“彤云”和“青琐”都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元素,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富丽堂皇。而“白日凌寒”、“转翠微”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大地的景象,给人一种温暖而光明的感觉。这些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作者对皇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弱柳偏随仙仗发”与“疏梅久恋上林辉”两句,以植物的动态描写来烘托气氛,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这里的“仙仗”和“上林”都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常见元素,象征着皇家的权力和地位。而“弱柳”、“疏梅”则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景物,它们在皇家园林中生长,既增添了自然美,又体现了皇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整首诗还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寓意。诗中的“圣泽深南亩”和“年芳入帝畿”等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泽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这种情感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晓春南苑应制》这首七言律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皇家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皇家文化的尊崇以及对国家繁荣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