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衡岳下作

九峰天外削崚嶒,振策何当蹑屐登。
玉虎驱雷腾紫盖,苍龙挟雨出朱陵。
神幢昼閟烟霞窟,帝阙晴悬日月镫。
铁笛一声叫奇绝,荡胸云气正层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衡岳下作》是清代诗人张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简介:《经衡岳下作》的作者是张礼,字兼山,号谦庵,湘潭人,有《谦庵诗钞》。作为一位文人,张礼的创作活动主要在清代,他的诗歌创作体现了那个时代文学的特点。
  2. 诗词原文:九峰天外削崚嶒,振策何当蹑屐登。玉虎驱雷腾紫盖,苍龙挟雨出朱陵。神幢昼閟烟霞窟,帝阙晴悬日月镫。铁笛一声叫奇绝,荡胸云气正层层。
  3. 诗句解析:首句“九峰天外削崚嶒”描述了九座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用“削崚嶒”形容其险峻。接着,“振策何当蹑屐登”表达了诗人渴望攀登的愿望,其中“振策”和“蹑屐登”都是古代登山常用的动作,显示出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4. 意象赏析:诗中的“玉虎”、“苍龙”、“神幢”和“帝阙”等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征物。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如“玉虎”可能象征着威猛的力量或吉祥的征兆;“苍龙”可能代表着权威或威严。
  5. 情感体验: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而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6. 文学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同时,通过对传统意象的运用,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7. 社会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清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像张礼这样的诗人有机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
  8. 后世影响:尽管《经衡岳下作》本身并非广为人知的作品,但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它仍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不仅是张礼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分,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经衡岳下作》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描绘壮丽山水、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画卷。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每一位爱好文学的朋友去品读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