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清堂即事

东阁爱宏敞,风生满院秋。
云封苔砌润,花覆石床幽。
倚醉攀霄汉,狂歌逼斗牛。
更闻沧海啸,不用步琼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揽清堂即事》是元末明初诗人成石璘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静的揽清堂中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内心的闲适。下面将详细介绍《揽清堂即事》:

  1. 作者介绍
  • 成石璘是元末明初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生活在一个多变的时代,历经两朝八主,为朝鲜王朝的政治生涯作出了贡献。他的文学成就被后世所推崇,其作品《揽清堂即事》也成为了研究当时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
  1. 诗歌原文及翻译:《揽清堂即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揽清堂这一特定场所的自然美以及主人的豪放性格。例如“胸襟清似月,功业重于山”不仅形容了作者的胸怀与志向,也暗示了他政治生涯的辉煌成就。而“梅花何脉脉,松影自闲闲”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境界。

  2. 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个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对文人的心态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成石璘作为高丽王朝末期至朝鲜王朝初期的大臣,其文学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与社会变迁。
  • 《揽清堂即事》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抒发。通过描述揽清堂中的宴会场景以及主人的豪放情怀,诗中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理念。
  1. 艺术特色分析
  • 成石璘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能够精准地捕捉自然景物的美,同时也能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律诗形式,每一联都遵循平仄声调的规则,使得诗歌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理想化的艺术世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优雅的揽清堂之中,感受着主人的豪情和自然的和谐。
  1. 现代应用与启示
  • 在当代社会,人们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从《揽清堂即事》中汲取灵感,可以启示现代人寻找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
  • 诗中提到的“更闻沧海啸,不用步琼楼”,鼓励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外界喧嚣所扰,坚守自己的心灵家园。
  • 此外,《揽清堂即事》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通过诗歌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元末明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揽清堂即事》不仅仅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揽清堂宴会图景,同时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也是现代人理解古代文人心态和生活哲学的一扇窗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