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送春

莫把辞春酒。春来浑未久。绿窗病起试罗衣,瘦。瘦。瘦。觅句阑边,簪香镜里,此情非旧。
折尽长堤柳。往事休回首。雨丝风片送春归,又。又。又。芳草无边,春归何处,问花知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春风·送春》是清代诗人曹慎仪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伤之情。以下是对该词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曹慎仪(约乾嘉期间),字叔蕙,江西新建人,为礼部尚书曹文恪(脩先)公孙女,雪浦侍郎同里顾侍郎清昕室。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从词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有学识和文学修养的人。
  2. 诗词原文
    莫把辞春酒。
    春来浑未久。
    绿窗病起试罗衣,瘦。
    瘦。
    觅句阑边,簪香镜里,此情非旧。
    折尽长堤柳。
    往事休回首。
    雨丝风片送春归,又。
    又。
    芳草无边,春归何处,问花知否。
  3. 诗词鉴赏:《醉春风·送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于春季短暂、美好而易逝的感叹。词中的“莫把辞春酒”、“折尽长堤柳”等句子,都体现了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通过对春天的描写,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4. 艺术特色:《醉春风·送春》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独特性。首先,该词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使得整首词更加规整和严谨。其次,该词在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性,不仅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叹,更是对人生百态的反思和领悟。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该词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5. 文化影响:《醉春风·送春》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在创作中都受到该词的影响,借鉴了其中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使得该词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醉春风·送春》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