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少泉从兄七十

一曲新歌记事详,归来沧海布帆张。
兰成正感梨桃熟,陶令翻缘松菊忙。
防俗客来迂竹径,仿随园意筑山房。
季鹰风味莼鲈好,淞水优游岁月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少泉从兄七十》是张浚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人简介
  • 张浚佳,清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广受后人赞誉。
  • 张浚佳通过这首诗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是研究清代诗词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1. 诗歌原文
    一曲新歌记事详,归来沧海布帆张。
    兰成正感梨桃熟,陶令翻缘松菊忙。
    防俗客来迂竹径,仿随园意筑山房。
    此情此景皆如画,只恐流年不待人。

  2. 诗歌翻译

  • 这首七言律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文人雅士归来时,大海之滨布帆张起,他正在聆听新歌并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光。
  • 随着岁月的更迭,诗人感慨着时光的流转与生活的变迁,如同梨和桃成熟的季节一样,不禁思念起那些与松树和菊花相伴的日子。
  • 在竹林深处,诗人拒绝了世俗的打扰,仿效古人建造了一座山房,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 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心中却生出一丝忧虑,担心美好时光不会持久。
  1. 诗歌赏析
  •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文人墨客归家的情景,以及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诗句“归来沧海布帆张”描绘了诗人乘船归来的场景,象征着旅途的结束和家的温馨开始。
  • “兰成正感梨桃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变迁的感叹,以及对自然更替的观察与感悟。
  • “陶令翻缘松菊忙”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然、远离尘嚣的心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 结尾处的“此情此景皆如画,只恐流年不待人”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哀愁。

张浚佳的《寿少泉从兄七十》不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更是清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深刻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