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春 · 郭外用宋人韵

草软沙平何处路,郭外即天涯。板桥流水伤心地,带夕阳、点点明霞。歌哭声中,纸钱灰里,知是谁家。
参差油壁香车。燕尾隔窗纱。归来三盏两盏淡酒,黄昏鸦乱风斜。只有短檠如旧,依依为照寒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是清代诗人曹贞吉的词作。《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诗作,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词及其创作背景和作者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曹贞吉: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生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祖籍山东安丘。曹贞吉是清朝的著名文人,曾中进士并官至礼部郎中,后因疾病辞官回乡。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方面,有《珂雪集》《珂雪词》等作品传世。
  1. 诗作原文
    草软沙平何处路,郭外即天涯。
    板桥流水伤心地,带夕阳、点点明霞。
    歌哭声中,纸钱灰里,知是谁家?
    参差油壁香车。
    燕尾隔窗纱。
    归来三盏两盏淡酒,黄昏鸦乱风斜。
    只有短檠如旧,依依为照寒花。

  2. 词牌介绍

  • 词牌名:《越溪春》是词的一种格式,调见宋欧阳修的《六一居士词》,以《越溪春·三月十三寒食日》为正体,双调七十五字,前段七句三平韵,后段六句四平韵。
  1. 词作鉴赏
  • 艺术手法:曹贞吉在《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包括对比、拟人等。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情感表达:词中的“郭外即天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深眷恋;而“带夕阳、点点明霞”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不仅展示了清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气息。
  • 思想内涵:诗作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宇宙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1. 词作影响
  • 文学地位:曹贞吉的《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在清代词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视为清代词的经典之作。
  • 后世影响:此词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诗人都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越溪春·郭外用宋人韵》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艺术表现力的词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气息。通过对这首词的欣赏和学习,可以深入了解清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和文化特点,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