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 咏芦花遥和钱舍人

惊风凄切。满江干一片,冻云吹折。飘万点、不辨东西,枉赚得,行人鬓丝添雪。明月光中,隐沙岸、鸿声清绝。更闲随钓艇,暗入柴门,伴人骚屑。
助他怒潮呜咽。卷兴亡旧恨,浪花明灭。笑垂杨、只解飞绵,难点上征衫,迷离成铁。露冷蒹葭,还记得、绿芽如发。问故家、秋娘何在,风流总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解连环·咏芦花遥和钱舍人》是清朝诗人曹贞吉所作的一首词。《解连环·咏芦花遥和钱舍人》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而且蕴含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介绍:

  1. 诗歌作者:曹贞吉,字升阶,号实庵,山东人,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词作多有传世,如《珂雪集》《珂雪词》等。
  2. 诗歌原文:《解连环·咏芦花遥和钱舍人》,惊风凄切。满江干一片,冻云吹折。飘万点、不辨东西,枉赚得,行人鬓丝添雪。明月光中,隐沙岸、鸿声清绝。更闲随钓艇,暗入柴门,伴人骚屑。助他怒潮呜咽。卷兴亡旧恨,浪花明灭。笑垂杨只解飞绵,难点上征衫,迷离成铁。露冷蒹葭,还记得绿芽如发。问故家、秋娘何在?风流总歇。
  3. 诗歌鉴赏:该作品以芦花为题,描绘了寒夜中江面的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诗中的“惊风凄切”和“满江干一片”营造了一种寒冷而孤寂的氛围,而“飘万点、不辨东西”,则形象地表达了雪花纷飞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凄凉和美。“枉赚得,行人鬓丝添雪”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反映了季节更迭对人的触动。
  4. 艺术手法:曹贞吉运用了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来描述景致,例如将垂杨比作只会随风舞动的棉絮,增添了诗意和画面感。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风流人物的怀念。
  5. 文学价值:《解连环·咏芦花遥和钱舍人》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词,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无常、历史更替的深刻理解。这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词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6. 创作背景:曹贞吉在创作此词时,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作为一个进士出身并曾任官员的文人,他在辞官归隐后,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同时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因此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解连环·咏芦花遥和钱舍人》是曹贞吉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词。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曹贞吉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