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寄赠史云臣

绕荆溪、数间茅屋,竹山旧日曾住。吟花课鸟无遗恨,领袖词场南渡。逐电去。谁更续、哀丝脆管红牙谱。湖山如故。又幻出才人,镂冰绘影,抒写断肠句。
鹍弦上,弹入蝶庵金缕。平分髯客旗鼓。搓酥滴粉方成调,偷换羽声凄楚。推独步。须信道、秦黄苏陆无今古。江东日暮。想席帽风欹,春衫酒湿,行过翠藤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子·寄赠史云臣》是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对这首词进行介绍:

  1. 作者背景
  • 曹贞吉生平:曹贞吉,字升阶、升六,号实庵,清朝安丘(今属山东)人。他以进士及第,曾官礼部郎中,后因疾辞湖广学政归里,著有《珂雪集》《珂雪词》等作品。他的文学成就不仅在于其诗歌创作,在词方面亦有独到之处。曹贞吉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诗词原文
    绕荆溪、数间茅屋,竹山旧日曾住。吟花课鸟无遗恨,领袖词场南渡。逐电去。谁更续、哀丝脆管红牙谱。
    湖山如故,又幻出才人,镂冰绘影,抒写断肠句。鹍弦上,弹入蝶庵金缕。平分髯客旗鼓。搓酥滴粉方成调,偷换羽声凄楚。推独步。须信道、秦黄苏陆无今古。江东日暮。想席帽风欹,春衫酒湿,行过翠藤路。

  2. 词的主旨

  • 抒发感慨: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怀以及对往昔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史云臣之间的友情和共同的文化追求。诗中“吟花课鸟无遗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 文化情怀:词中提到“领袖词场南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词这一文体的深厚情感。通过“镂冰绘影”这样的比喻,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形式的独特见解和创新精神。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这首词的语言表达简洁而富有韵味,每一个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词既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又不失其深沉的情感色彩。例如,“逐电去。谁更续、哀丝脆管红牙谱。”中的“逐电去”形象地描绘了时间快速流逝的景象,而“谁更续、哀丝脆管红牙谱”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感慨。
  • 意象丰富: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湖山如故”、“镂冰绘影”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得整首词更加丰富多彩。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这首词不仅因其艺术上的精湛而被后人传诵,更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被广泛研究。它不仅是曹贞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群体文化心态的反映。
  • 社会意义:通过对这首词的欣赏和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此外,这首词还启示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如何保持一颗静谧的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坚持。

《摸鱼子·寄赠史云臣》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曹贞吉对于生活、自然、艺术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表达。通过这首词,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