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六月溪堂风细细

六月溪堂风细细。课雨占晴,略带农夫意。云脚倒垂龙掉尾。汶河已上黏天水。
素柰抹红三道未。带露繁枝,老子生欢喜。瓜是绿沈朱是李。敲冰不羡长安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贞吉的《蝶恋花·六月溪堂风细细》是一首充满田园诗意的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美景与农夫的生活情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六月溪堂风细细,课雨占晴,略带农夫意。
    云脚倒垂龙掉尾,汶河巳上黏天水。
    素柰抹红三道未,带露繁枝,老子生欢喜。
    瓜是绿沈朱是李,敲冰不羡长安市。

  2. 诗人介绍
    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又字升阶、迪清,号实庵,山东安丘人。曹贞吉是清代著名的诗词家,他嗜书,工诗文,被誉为清初词坛上“最为大雅”的词家。康熙三年考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因疾辞湖广学政,归里后病逝。他的词作以风格高雅著称,被誉为清初词坛上的佼佼者。

  3. 诗歌赏析
    诗的开头“六月溪堂风细细”,描绘了夏天的溪边景象,风细如丝,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接着用“课雨占晴,略带农夫意”写出了农夫们在雨后开始农事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勤劳的氛围。“云脚倒垂龙掉尾”和“汶河巳上黏天水”,则进一步描绘了夏日山涧的景色以及河流的壮阔,展现了自然之美。

诗中的“素柰抹红三道未”和“带露繁枝,老子生欢喜”等句,不仅描绘了色彩鲜艳的果实,还通过“老子生欢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喜爱和满足感。“瓜是绿沈朱是李”,则形象地描绘了成熟的瓜果,颜色斑斓,令人赏心悦目。

最后一句“敲冰不羡长安市”,意味着诗人在这样美丽的乡村环境中,已经忘却了都市里的喧嚣,只求享受眼前的美好时光。

曹贞吉的《蝶恋花·六月溪堂风细细》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农耕生活的敬意,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到理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诗词的魅力。

注解

溪堂:临溪的堂舍。

课雨占晴:求签占卜以期预测天气。

「略带农夫意」句:意为自己的行为与农夫略略相类。

龙掉尾:「云脚倒垂」之喻语。

汶河:「以故乡风物谱之」,可知此河为安丘之汶河,古称汶水,係潍河主要支流。

已上:卽「已然涨起」之意。

柰(nài):一种苹果,又名花红。此果熟后外皮多为深红色,并有暗红色条纹或装饰断线。因柰子未熟,尚为「素柰」,故有「抹红三道未」语。

生:滋生,萌发。

「瓜是绿沈朱是李」句:化自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敲冰:古人有于冬季凿冰贮存,候至夏季取出避暑的习惯。 长安:此指北京。《大清会典》载,紫禁城五口窖,藏冰兩萬五千块;景山西门六口窖,藏冰五萬四千块;德胜门三口窖,藏冰兩萬六千七百块。因乡间消夏手段繁多,无需如京城般大量用冰,故云「不羡长安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