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敝了羊裘,荻花秋。恰遇纤帘高士倚江楼。
垂柳罅,琵琶砑,是扬州。触著一生心事到眉头。
相见欢 · 与蒋前民饮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相见欢·与蒋前民饮酒
霜天敝了羊裘,荻花秋。恰遇纤帘高士倚江楼。垂柳罅,琵琶砑,是扬州。触著一生心事到眉头。
《相见欢》原是唐代诗人李煜的作品,以其深情而哀怨的词风,流传至今。曹溶在明朝时以这首词为蓝本,创作了新的篇章,使得这首词得以跨越时空,继续在后世流传。
曹溶,号倦圃,是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其文学成就显著,曾官至御史。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及对个人遭遇的深沉思考。此诗的创作背景,也正体现了他这一特点。当时,曹溶正值壮年,却因政治原因被迫离京南归,心境颇为复杂。
这首诗的意境深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首句“霜天敝了羊裘”,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季节,接着“荻花秋”三字,又让整个画面带上了一丝凄凉之感。而后两句中的“纤帘高士倚江楼”,则巧妙地描绘了一个高雅脱俗的人物形象——高士,这既是一种人格的赞美,也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映照。
诗中还多次运用了象征手法,如“琵琶砑”不仅是对扬州的描述,也隐喻了主人公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的挣扎。结尾处“触著一生心事到眉头”,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使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相见欢 · 与蒋前民饮酒》不仅继承了原作的情感深度,还通过曹溶独特的视角和表达,赋予了这首词新的生命。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世界,更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政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