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岸石桥滨,雪色初匀。扬鞭一试紫骝新。记取黄沙沉戟地,不是花茵。
持酒酹芳辰,年少腰身。罗衣低拂五陵尘。回首微闻相痛惜,楼上佳人。
浪淘沙 · 询孔子威坠马
介绍
曹溶的《浪淘沙·询孔子威坠马》是一首描写骑马坠马场景的古风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作者简介:曹溶,号秋岳、洁躬,明末清初嘉兴人,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在多次升迁后遭遇挫败。在清顺治元年,曹溶被授予原官,并最终降职至山西安和。他的作品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其诗歌多以历史人物或典故为题材,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曹溶的生平与作品均显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他的许多诗作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颇具深度。
诗歌原文:野岸石桥滨,雪色初匀。扬鞭一试紫骝新。记取黄沙沉戟地,不是花茵。持酒酹芳辰,年少腰身。罗衣低拂五陵尘。
诗句赏析:《浪淘沙·询孔子威坠马》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历史场景,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中“野岸石桥滨,雪色初匀”开篇便设置了一幅宁静而又紧张的气氛。接着“扬鞭一试紫骝新”,展现了主角勇敢尝试新骑术的情景,而“扬鞭”与“一试”这两个动词则传达出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记取黄沙沉戟地,不是花茵”则转换了战场的背景,强调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暗示了主角的勇气和决心。最后,“持酒酹芳辰,年少腰身”则是主人公在战前的一种豪情壮志的表达,“罗衣低拂五陵尘”则增添了一丝悲壮的色彩,使整首诗的情绪达到高潮。
主题与情感:该诗通过对孔子威坠马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诗中的孔子形象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成为诗人心目中的英雄典范。诗人通过对孔子威坠马这一事件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其个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拜,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的推崇。
艺术手法:此诗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情景交融、对比强烈、用典贴切等方面。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如“野岸石桥滨,雪色初匀”等,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紧张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战场上的残酷现实与主角英勇抗争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浪淘沙·询孔子威坠马》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更是一部饱含深情的文化史诗。它不仅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英雄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曹溶的《浪淘沙·询孔子威坠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位英雄人物的英勇形象,也传递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精神的颂扬。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欣赏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精髓和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