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乙酉七夕感悼

梧叶一声干,瑶华再见难。洞箫中、清泪成团。惆怅仙翁骑白凤,刚遇得,汉宫残。
乞巧欲追欢,银河入夜寒。鹊双飞、不到长安。从此天孙新样锦,空付与,玉楼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多令·乙酉七夕感悼》是明朝曹溶的作品

在文学的浩瀚星河中,《唐多令·乙酉七夕感悼》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目光。下面将深入探索这首诗作的各个方面:

  1. 作者背景
  • 时代与身份:诗人曹溶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墨客普遍关注现实与理想,他们通过诗歌抒发感慨,表达对国家、社会、个人命运的关注。
  • 生平与成就:曹溶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藏书家和学者,其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1. 作品原文
  • 诗歌结构:《唐多令·乙酉七夕感悼》为七言律诗,这种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更加强烈,有助于表现诗人内心的激情与波动。
  • 语言韵味:诗中运用了许多古典诗词的修辞手法,如比兴、象征等,使得整首作品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
  1. 主题内容
  • 节日氛围:诗歌开篇即描绘了七夕节的凄凉氛围,“梧叶一声干,瑶华再见难”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节日的冷清和遗憾。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乞巧欲追欢,银河入夜寒”等句子表达了对美好节日的向往及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仙翁骑白凤,刚遇得,汉宫残”等意象丰富,既展现了七夕的传统色彩,也暗喻了某种失落或变迁。
  • 情感转折:从开头的悲凉到结尾的惆怅,再到对天孙新样锦的期待,诗歌的情感层次分明,引人深思。

《唐多令·乙酉七夕感悼》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历史文化价值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赏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明末清初的社会背景和文人心态,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