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次日复同瑶如诸公饮

楼上忽惊灯影歇,吴侬不重馀宵。银蟾静看十分娇。酒星还作伴,相赠彩云高。
莫话锦堂京洛事,山中毕竟风骚。秋娘为我吮霜毫。去留无限恨,倦鹊起僧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次日复同瑶如诸公饮》是明代诗人曹溶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原文:楼上忽惊灯影歇,吴侬不重馀宵。银蟾静看十分娇。酒星还作伴,相赠彩云高。莫话锦堂京洛事,山中毕竟风骚。秋娘为我吮霜毫。去留无限恨,倦鹊起僧寮。
  2. 翻译与注释:楼上忽然发现灯影已经消失,这里的“忽惊”描绘了时间的迅速流逝以及夜晚的宁静氛围。吴地的方言声被轻轻带过,似乎在强调夜晚的寂静。银色的月亮(银蟾)静静地凝视着大地,展示出它的美丽与娇媚。“酒星”指的是月亮,它陪伴着主人,仿佛是在用它的光辉为人们带来欢乐。“莫话锦堂京洛事”,“锦堂”指的是华丽的居所,“京洛事”则是指京城中的事务。这里表达的是诗人想要远离尘嚣,寻找一处清静之地的意思。“秋娘为我吮霜毫”,这里的“秋娘”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女诗人,她正在用她的才华为诗人书写诗篇,而诗人则是在静静欣赏着她的动作。“去留无限恨”,这里的“去留”指的是离别或归隐,而“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种种不确定的担忧和遗憾。最后一句“倦鹊起僧寮”,描述了一种景象,即疲倦的喜鹊开始筑巢,而在僧寮旁,这更增添了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3. 作品赏析与评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通过对月光、酒意、诗意和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充满了文人的浪漫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曹溶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4. 写作背景:《临江仙·次日复同瑶如诸公饮》创作于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在这样的背景下,曹溶选择了以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可能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交场合下创作的,如宴会或者朋友间的聚会。通过这首诗,曹溶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明末清初社会风貌和文人生活的机会。

《临江仙·次日复同瑶如诸公饮》不仅是曹溶个人情感的寄托,也是那个时代文人精神风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独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