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春风有怀

歌馆留残醉,丽句揉花碎。当年百种说风流,易,易,易。一路鸣蛩,半窗斜月,便成憔悴。
冷色摇空砌,宝鸭炉烟细。背人争解不思量,记,记,记。似柳将眠,如莺欲语,小楼春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醉春风·有怀》是明末诗人曹溶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下面将对《醉春风·有怀》进行更详细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信息:曹溶(1613-1685),字鉴躬,号秋岳、倦圃,浙江秀水人,明朝时期的官员和学者。他不仅在政治生涯中历任多个要职,还因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而闻名。
  • 词作创作时间:《醉春风·有怀》创作于明朝末年,具体年份不详,但可以从其内容和风格推测为这一时期的作品。
  1. 诗词原文
  • 词作全文:歌馆留残醉,丽句揉花碎。 当年百种说风流,易,易,易。一路鸣蛩,半窗斜月,便成憔悴。冷色摇空砌,宝鸭炉烟细。背人争解不思量,记,记,记。似柳将眠,如莺欲语,小楼春腻。
  1. 主题思想
  • 抒情表达:通过对“歌馆”、“残醉”等场景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词人在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内心波动。
  • 哲理思考:《醉春风·有怀》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它还蕴含着更为深远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当年百种说风流”与“一路鸣蛩”的凄凉景象,反思了人生易逝的主题,以及在无常的人生面前,人们应如何面对和选择的态度。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词中采用了“歌馆”、“残醉”、“鸣蛩”、“斜月”等意象,通过这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元素,构建了一个既虚幻又现实交织的场景,使读者能够在感官上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风格:曹溶的词作语言优美,既有豪放的气概,又有细腻的描写,整体呈现出一种古典美的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状态。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醉春风·有怀》作为曹溶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明末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点。
  • 后世评价:许多学者和评论家对曹溶的词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晚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醉春风·有怀》不仅是曹溶个人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现,也是明朝晚期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